瑜珈的橋式與皮拉提斯的橋式有什麼不同❓
昨天在皮拉提斯的師資培訓班同學提出這個問題,這問題從我一開始教瑜珈和皮拉提斯時就曾經被問過,每次我的回答都有所不同,今天就簡單的紀錄與分享自己到目前為止所體悟到這兩者的不同。
先看看動作目的🧐
【瑜珈橋】Chatuspadasana
藉由收縮身體背面的肌群來開展身體前側包括: 大腿前側/骨盆前側/胸腔區塊。
意念與想像 : 腿與手臂如同橋墩撐住橋面骨盆與軀幹。
可慢慢從這個體位法建立進入肩立式的身體感與能力。
【皮拉提斯橋】Pelvic Curl
提升脊椎的活動度,增加骨盆的穩定性,在滾動脊椎骨一節一節離地或回到地面時伸展背部肌肉。
接著來看看動作設定🔨
【瑜珈橋】Chatuspadasana
首先:不同瑜珈派別+老師個人學習背景進入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腳跟靠近骨盆,手抓住腳踝,抓不到的話可以將瑜珈繩橫繞在腳踝前側,雙手抓穩繩子的兩端以便固定腳的位置。
肩膀外旋,讓肩胛骨靠向脊椎以便胸腔擴張。
有時為了讓髖關節前側與大腿前側可以有更好的開展可以在雙腳下方墊瑜珈磚。
有時為了讓降低頸部與喉嚨的壓力增加胸腔的開展會在上背至肩膀處墊瑜珈毯。
【皮拉提斯橋】Pelvic Curl
腳跟與骨盆的距離是以能夠維持骨盆中立位為主,髖關節膝蓋與腳踝三點在同一直線上,肩胛平貼在上背,手臂後方貼緊地面,讓關節維持舒服的空間。
再來看看進入動作的過程🚴
【瑜珈橋】
動作意念放在將骨盆直直往天花板方向提起離地,直到感受到大腿前側+骨盆前側+腹部+胸腔整個身體前側的肌肉與皮膚有延展開來的感受。
身體中心落在雙腳+手臂後側
【皮拉提斯橋】
動作意念放在脊椎骨一小節一小節以捲動式的方式捲離地面,膝蓋與肩膀在一斜面上。
身體重心分配於雙腳+肩胛骨+手臂+支撐
這班同學的程度都好好與其說師資培訓我覺得更像是研討會~📝